关于印刷综合效果的质量特性,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研究者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看法,如弗莱克(P· Flik)提出网点印刷品的质量特性是:阶调再现性、均匀性、网点忠实程度;文字、线条、实地印刷品的质量特性是反差、均匀性、忠实性。巴库德尔(R· Buchdahl)认为对网点印刷品评价的质量特性应该是阶调尔(再现性、均匀性;实地印刷品评价的质量特性应该是反差、均匀性、光泽。乔根森(G·W·Jorgensen)提出决定网点印刷品质量的主要特性有鲜明度(清晰度)、阶调再现性、色彩再现性、不均匀性。
图像印刷品的基本单元是网点,网点印刷品就是图像印刷品,它的质量特性比文字、线条、实地印刷品的质量特性复杂且具有典型性,因此,印刷质量的描述多以此种印刷品作为代表。现在,普遍认为综合评价印刷品质量,只要考虑到阶调再现性、彩色再现性、网点再现性、光泽等4个质量特性参数,就很充足了。
根据对这4个质量特性的考察,可归纳出表1-9所示的11个测量评价项目,从而完善了印刷质量的定量评价法。
表1-9图像质量定量评价项目表
质量特性 | 测量项目 | 中间评价量 | 测量评价项目 |
阶调再现性 | 阶调密度 | 印刷特性曲线 | 阶调密度误差 |
| 实地密度 | 实地密度 | |
网点再现性 | 网店面积率 | 网点密度状况 | 网点内的有效密度 |
网点周围蹭脏 | |||
网点增大 | |||
网点形状系数 | |||
色彩再现性 | 实地密度 | 彩色六角形 | 饱和度 色相误差 三次色的色度 |
灰度 | 灰度 | ||
光泽度 | 实地光泽度 | 光泽度 |
这些质量特性,并不是独立影响的,而是相互作用。例如当网点再现性变化时,阶调再现性变化,色彩的再现性也会改变。即便阶调再现性相同的,当套准波动、清晰度变化时,在图像质量有所变化的同时,阶调仍会发生变化。
1.网点再现性
网点是印刷的基本单元,在印刷复制过程中,网点的传递转移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。
(1)目前调幅加网阶段,一般印刷后的网点形状应该是圆形,但印刷转移后网点轮廓发生变形,实际印刷的网点面积增大。
(2)每个印刷的网点油墨浓度的分布不均匀,网点中心浓度zui厚,由中心向边缘密度逐渐减薄。
(3)每个网点周围的白纸部分,由于网点边缘油墨的微量扩散,其密度比白纸部分密度稍高,形成网点边缘密度的光渗现象,因而形成网点光学增大的光学现象。
这几方面的误差属于印刷工艺的客观性误差,工艺条件不同误差不同,但不可避免,可依照网点再现的测定公式进行计算,在印前工艺设计的数据中为其留下余地。
2. 阶调再现性
印刷复制只能使阶调相对再现,在保持原稿的明暗视觉印象与印刷品的明暗视觉印象接近的要求下,必须按照一定要求,进行密度梯级的压缩或拉升。所谓阶调再现性,就是使印刷品的密度特性曲线如何理想化,达到忠实再现。
3. 彩色再现性
彩色再现性可以用色相、饱和度(彩度)、明度三种特性表示,它适合于与大多数人进行色彩交流时描述。这三种特性中,明度可以按照密度方式表示,直接按照阶调再现性的方式进行评价。只需采用色相和饱和度两种偏差进行评价,作为色彩控制项目。也可以按照前面的分光光度仪测量法或彩色六角形测量标注法,评价彩色再现。
4. 光泽度
事实上,光泽度并不是所有图像印刷品所要求的,对其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。一般使用光泽度仪或白度仪,测量黄、品红、青、黑实地部分的光泽差,将测定的结果作为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