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皮膏初粘性测试仪的核心性能测试方法基于斜面滚球法,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中材料对物体的初始粘附过程来评估初粘力,其测试原理、具体步骤及关键参数如下:
一、测试原理
斜面滚球法:
将待测橡皮膏试样固定于倾斜板上(倾角通常为30°,范围可调至0-60°),释放特定型号的钢球(直径与质量固定),使其沿斜面自由滚落至试样表面。钢球与试样粘性面在微小压力下短暂接触,试样对钢球的附着力决定其是否被粘住或继续滚动。通过记录能成功粘附的最大钢球型号,量化表示材料的初粘力。
双测试方法支持:
A法(斜面滚球法):直接观察钢球在试样表面的粘附情况,以最大粘附钢球尺寸评价初粘性。
B法(斜槽滚球法):测量钢球在水平板上的胶粘带粘性面上滚动的距离,间接评价初粘性。
(注:A法为国内常用标准,B法为补充方法。)
二、测试步骤
设备准备:
调节倾斜板至预设角度(通常30°),确保水平。
清洁玻璃表面和聚酯薄膜,用无尘布擦拭试样粘性面,避免气泡或起皱。
选用标准钢球(如GB/T4852规定的GCr15轴承钢球),清洁后用镊子夹取,避免污染。
试样固定:
将试样粘性面向上固定于倾斜板上,助滚段(100mm长)用聚酯薄膜铺底,测试段(100mm长)为试样粘性面。
试样宽度大于25mm时,以中央25mm宽区域为有效测试区。
钢球释放与观察:
将钢球置于放球器内,调节位置使轨迹不重合。
释放钢球,观察其是否在测试段内被粘住(停止移动超过5秒)。
预选最大钢球进行测试,若试样无法粘住,则换用次小型号钢球重复测试。
结果记录:
取3个试样,用最大球号钢球各测试一次。
记录能粘住的最大钢球号,以中位数(球号)表示最终结果。
三、关键性能参数
倾斜角度:
可调范围0-60°,适应不同粘性制品测试需求(如低粘性保护膜或高粘性贴膏剂)。
钢球规格:
采用国家标准钢球(如1/32英寸至1英寸),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。
测试效率:
三工位设计允许同时测试3个样品,缩短周期,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。
环境适应性:
测试环境温度通常为23±2℃,相对湿度≤80%,避免凝露影响结果。
四、应用与优势
应用范围:
适用于压敏胶带、医用贴剂、不干胶标签、保护膜等胶粘制品的初粘性测试。
测试优势:
原理直观:模拟实际粘附过程,结果易于理解。
操作简便:无需复杂培训,减少人为误差。
数据可靠:标准钢球和可调角度确保测试一致性。
高效节能:三工位设计提升测试效率,降低时间成本。